都說民以食爲天,對于衆多准媽媽們來說,去哪裏購買嬰兒配方奶粉,讓寶寶吃上放心奶更是頭等大事。
長久以來,嬰兒配方奶粉一直是超市、母嬰店的拳頭産品,人們選擇奶粉時首先想到的也是這些地方。用藥品監管的高標准,把住奶粉的安全閘門,是國家食藥總局關于嬰兒配方奶粉安全的破局之舉,這樣的政策能否打破慣有的利益鏈條?從目前包頭政策落地的情況來看,暫時還是一個未知數。
近日,記者前往市食藥監局采訪藥店銷售奶粉政策的執行情況,並選取了幾家有代表性的藥店實地查看,發現試賣奶粉的藥店屈指可數,人們對此似乎熱情不高。
30家藥店“試水”賣奶粉
去年6月20日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、商务部、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嬰幼兒配方奶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》,其中明确表态“实行嬰幼兒配方奶粉专柜专区销售,试行药店专柜销售”。时至今日,药店销售奶粉政策已推出一年,包头才开始开辟改革的“试验田”。
記者從市食藥監局了解到,上個月,按照自治區食藥監局統一安排部署,全區多個盟市近300家藥店開始奶粉進藥店的試點工作,我市先期選取30家藥店,開展試點工作。
这30家试点药店,市食药监局优选规模大、资质佳的重点药品销售单位进行推荐,最终由30家药店自行完成申报资质,审核通过后即可正式上架销售嬰幼兒配方奶粉。按照市食药监局的规划,首期推选的30家药店中,青山区、昆区、东河区各有10家。
获准销售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这些药店,有多少家已开始铺货卖奶粉了?销售情况如何?对此,记者进行了市场走访和调查。
据悉,包百大药房是这30家试点药店中,较早获得审批通过的。据包头市包百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娟芳介绍,基于未来看好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场,该公司给旗下的三家销售药房门店办理了相关资质,并已开始上架销售。
7月14日,在位于昆區青年路的包百大藥房內,記者看到,多節櫃台上分門別類地擺滿了各種藥品,最爲顯眼的是入口處的兩節櫃台,擺放的是嬰兒配方奶粉。對于藥店裏出現的新面孔,很多人一掃而過,只有少數幾人停留查看,詢問價格的更是少之又少。
“目前,我們藥店奶粉的銷售量並不好,一個月也賣不了幾桶,上價很高利潤卻很小,加之很多市民根本不知道藥店銷售奶粉,前來咨詢的人也非常少。”青年路包百大藥房的負責人田女士說。王娟芳也坦言,從三家藥房門店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,市場反映並不如預期的樂觀。
在一旁的全民大药房内,记者转了一圈,没看到奶粉的影子。随后记者走访了同仁堂[1.08% 资金 研报]、神农大药店等药房,依旧是同样的情形。据悉,目前,除了包百大药房三家门店获得销售资质外,神农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旗下有三家药房门店,也已获准试点销售资质,市三区各有一家门店;同仁堂药店则与其他推荐药店一道,正在办理相关手续,有望于近期开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销售。其他药店则在观望,等待试行的药店打开市场以后再做打算。